安顺屋面光伏安全检测-分布式光伏并网承重排查
一、安顺屋面光伏安全检测:
随着国家对新源产业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光伏项目开始大力建设,光伏放置空间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光伏放置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放置于空旷的地面如沙漠地区,二是放置于建筑物屋面上.对于放置于建筑屋面上的光伏,需要屋面的承载能力能满足要求,方可放置,不然容易产生建筑倒塌的严重事故。光伏板一般每平米重约20kg,对于混凝土屋面,一般来说,放置光伏板问题不大,但对于钢结构屋面来说,却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鉴定方可执行。原因是:一般钢结构建筑屋面均为不上人屋面,屋面活荷载设计值本来就比较小,南方无雪地区一般为0.5kN/m,北方地区还要考虑到雪荷载,一般为0.7kN/m,主若是加上光伏板重量,很有可能会导致承载力不足,产生安全事故。
什么是光伏一体化屋面:
(1)建立了光伏一体化屋面的标准单晶硅光伏组件支撑框架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支撑框架在恒载、活载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
(2)研究了框架梁截面尺寸、框架支柱截面尺寸、支柱高度和支柱约束等因素对温度应力和变形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温度应力的措施。通过单独荷载作用与荷载和温度共同作用的对比,得到不同温差下的温度应力占总应力的比例。
(3)对框架柱与屋面预埋件连接节点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引入混凝土和钢材的材料非线性,模拟了由温度效应引起的预埋件受弯剪共同作用,以及预埋件与混凝土连接的粘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支柱截面的大小,约束和支柱高度都对温度应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整体尺寸较大时温度应力不容忽视,甚至有可能**过荷载作用;在框架梁和框架柱连接处开椭圆孔释放位移约束可有效降低温度应力;光伏支撑框架与屋顶预埋件的连接在温度效应下有可能发生破坏,设计时应进行承载力验算。研究成果为光伏一体化屋面规程的制定打下了基础,对光伏一体化屋面支撑框架的设计有参考**。
一定要进行房屋安全检测。使用一系列检测的仪器、设备、工具和软件验算等技术手段,对建筑结构已经原材料的外观或内部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进行测试,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主要通过调查、现场检测、结构分析验算,对房屋安全性进行鉴定,主要适用于已发现安全隐患、危险迹象或其他需要评定安全性等级的房屋。
二、安顺屋面光伏安全检测,屋面加设光伏板承重检测报告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1)工程概况
(2)检测与评估依据
(3)检测内容、目的与范围
(4)结构体系复核结果
(5)结构材性检测结果
(6)结构尺寸与变形检测结果
(7)结构损伤状况检测结果
(8)结构安全性与正常使用验算与评定
(9)检测结论与建议:根据现场检测及结构验算结果给出厂房现状的评价,并对后期的使用提出合理性建议。
(10)附件(主要包括现场照片、计算模型与分析结果图等)
三、安顺屋面光伏安全检测,根据工程实际,屋面常规可分为混凝土屋面、瓦屋面和彩钢板屋面。
根据屋面的不同,组件支架与屋面的固定可采用不同的方式。
(1)混凝土屋面。
混凝土屋面常规荷载余量比较大,为获取较大发电量,常规采用支架做出一定倾角,太阳能组件固定在支架上。支架构成如图1。
采用倾角安装的太阳能组件,除考虑组件和地区的雪荷载外,风对组件的抗拔力是设计较需要考虑的因数。以往的设计中,是采用防水螺栓将支架固定在屋面上。但此做法会破坏屋面防水,需要将原屋面破坏后再修复,成本较高。目前流行的设计是在支架底部设置混凝土砌块,增加自重以抵御风吸力。
(2)瓦屋面。
国内住宅,特别是多层住宅屋面多为瓦屋面。在此屋面布置太阳能板,无法采用支架形式,且瓦屋面考虑排水,自身已有坡度。在瓦屋面上,太阳能组件一般沿屋面坡度平铺。瓦片无法固定组件,组件需要采用**固定件固定在屋面梁内。
(3)钢屋面。
钢屋面因自身承载力较小,布置太阳能组件要复核原屋面荷载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因为荷载问题,太阳能系统的轻量化就是在钢屋面上布置太阳能组件的关键点。组件自身质量已固定,可调整范围不大。组件的固定为减少质量,一般不采用支架,而采用成品的夹具。